看到一个报道,说是有个专家建议农民养老金提升到1000元。哎呀,这个专家太好了。据统计中国有农业户口5.1亿人,60岁以上的老龄农民占比超23.8%,约1.8亿人还在田间劳动。
可是中国的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只能领到100块钱。以我的父母陕西为例。他们已经进入70岁高龄了,加上高龄补贴,一个月只有不到200块钱。试问一下,在如今一块钱只能买到1~2个馒头,就算光啃馒头喝水都可能不够呀。每个时代的人对每个时代都有过奉献,时代的列车在飞速的同时,也请捎上他们哪怕坐在车厢的末尾,我个人觉得一下子调到1000肯定不现实,一步一步走,先调到500就非常好了。希望以后能慢慢调到1000甚至更多,毕竟物价年年在涨呀。
可能有些人会说农村花费低呀,有田地种呀。再不济还有子女养育呀。可是现实的情况是什么呢?七老八十了农田种不了了。从年轻的时候驾路修桥建设四化。不说别的,就说交公粮交了几十年。我现在都能记起小时候跟着大人一起去送过粮,粮站收粮人员的趾高气扬,送粮人员的卑微讨好装出来的笑容,永远刻在脑海里,而且是把最好的粮食上交给国家,自己吃的小麦都是那种瘪的,颗粒饱满的全部上交。靠子女吧,子女也有子女的孩子。子女也有房贷车贷一个月就挣几千块钱,压力也很大。刨去自己的生活成本,能给父母贴补多少呢?贴补的毕竟是极少数非常有能力的人。
我父辈这些人曾经交公粮50余年,用汗水铸牢工业化基石。上个世纪我们的国家积贫积弱。机械化很不完善,全凭人力。靠的是拉架子车,一个锄头,一双手,修水渠,筑大坝,到处留下他们辛勤的汗水。我小时候在我记事以后,我就特别羡慕城里面的工人,在工厂上班的有些亲戚,他们虽说一天3班倒,但是厂子里面有洗澡堂有幼儿园有医院。吃的好,穿的好看病不花钱,住房也不花钱。广大的农民只能在田里种一点蔬菜,养几只鸡攒下的鸡蛋拿去城里卖,换点油盐酱醋茶的钱。种点西瓜还要给人扛到6层去。鸡蛋一块钱10个,还专挑大的。卖了二三十块钱,我妈还要带着我去吃点我平时吃不到的好吃的。
提高农民养老金既是对农村老人的贴心关怀也是我们全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简单的说就是欠农民的,当年他们年轻的时候交公粮做义务工,把好日子留给了工业化,农民付出的血汗真的不比城里人少。如今老了却要和土地”绑定”养老。也是现代社会的平等诉求。农民老了要吃药,要吃饭,要养老如此而已,都是人呐。我们并不是盯住一个退休老头不放,而是从这个退休老头反映出中国退休金制度真的存在极大的不公平,只不过是以退休老头举证。不管是工人,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很多退休职工他们是从哪一年开始交养老金的,没交的视同已交这是不争的事实呀。
城里有退休金的再低也比农民多。而许多农村老人缺乏稳定的养老金,仅靠微薄的贴补难以维持生活质量……每一位老人都曾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让他们安享晚年也是社会文明的应有之义。专家都提出来了,想必实施起来也不远了吧。别说1000先加到500,已经很开心了。
当1.8亿农村老人都能安享晚年时,我们才能说这是一个真正公平的社会,一个不负牺牲的时代。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历史的账本从来不会因为有人刻意涂抹而消失,唯有公平的制度安排才能让每一位贡献都获得应有的尊重,让共同富裕的道路走得更坚实更久远。
愿我们的每一位老人都能安居乐业老有所养,其乐融融,安享晚年!
赞(2)